藉著今天看到廉價航空要從馬來西亞飛日本的新聞來聊一下!
(看新聞)
廉價航空的興起,很大程度的改變了出國旅行時的搭機模式!
因為便宜,所以很多原本『該有』的服務 (當然包含在機票成本中) 就相對縮減。比方:飲料要錢、食物要錢、耳機要錢、枕頭要錢、毯子要錢..
我個人一直猜測總有一天廉價航空為了節省成本肯定會發展出 →
『如廁收費』: 上一次廁所得要收一次費用。
『閱聽收費』: 機上聽音樂、看電影、雜誌、書報都要收費。
『服務收費』: 每按一次服務鈴也要收費。
人!尤其是台灣人,對於空服員這個行業通常不太尊重。
光從『空姐、空少』的稱呼就可窺視。
那跟叫酒店小姐、少爺有啥兩樣?
一樣作 service,空服員也是人,阿妮不懂為什麼要這樣歧視?
說『空服員』有這麼難嗎?可以不要再空姐、空少的喊了嗎?
以前出國不便的年代,當空服員很令人羨慕,
可以接觸國外最新奇的東西,因此一堆人擠破頭也要當空服員。
也因為這樣,一些很羨慕但又考不上的人就開始講小話。
『不過就是在空中端盤子的』、『都是些要找有錢人當老公的女人』...
沒錯,空服員就是飛機上的服務員,卻也因為有這些人,
搭機的時候才有人幫你送茶送水,噓寒問暖!
有人酸酸的說,空服員拿的薪水很高,好像那是一種罪過。
但相對的,空服員也承受了比一般地面上工作更高的風險,
成天在天上飛來飛去不打緊,時差的混亂造成生理機能的失調、
擔心摔機的風險、協助旅客放置行李時常因行李過重造成手部骨折...
這些都是讓空服員薪水稍高的原因,因為她們也付出相當的代價。
空服員都想撈有錢老公?阿妮要說,可不只空服員才這樣。
女藝人、銀行女理專、公司女秘書甚至平凡上班族或許都這樣想,
成天希望自己就是那隻變成鳳凰的麻雀,所以為啥非要苛責空服員?
曾在網路上看到有個人或許覺得某航空的空服員服務不夠週到,
跟鬼擋牆一樣沒完沒了的罵。阿妮良心的給這人一個建議;
如果你覺得空服員服務不好,先把座艙長找來,請他/她溝通。
如果還是氣不過,請直接把姓名記下來 (空服都有佩掛名牌),
將事情發生的經過、該空服的處理過程條列式的寫下來,
寄 complain letter 給她所屬的公司,通常航空公司一定會處理這樣的客訴。
每個行業都會有老鼠屎,空服員這個行業當然也有。
『以客為尊』的確是空服人員要謹守的服務準則,
但也不需要把他們當成下人一樣的對待!
搭機的乘客只需坐在位置上就可享受服務,
但空服員們卻得同時面對/服務幾百名的乘客,
長程線有時還可在時間上有點伸縮,比方送餐!
但短程線,尤其是香港、日本線,壓力是很大的。
因此,當乘客享受空服員的服務時,也請給予她們相對的尊重。
至於那些愛享受服務、卻又愛指著空服碎唸的乘客,
阿妮倒是誠心的建議他們去改搭廉價航空,
享受一下『不被服務的良好感覺』!
或許到那時候,他們才能體會『被服務的感覺是很不錯的』。
2 則留言:
亞洲人不懂的尊重服務人員這一點和黑人一樣。
發覺有色人種其實非常需要 Inner Healing,他們常以受害者自居。
這是一個非常可怕的思想。
張貼留言