這件事情很有趣!阿妮不懂為什麼超商代收機票款是違法?
超商並不是實際操作『販售』動作,它不過是收款而已,
就算提供 iBon 訂位,連上的也是立榮的網站,
又不是連到 7-11 Open 將網站的『買機票』那一欄。
再者,收了錢之後該要繳給誰就繳給誰,中間的代收手續費,
則由超商與業主自行協調。到底是哪裡違法?
罰單、水電費、話費不也超商代收?
高鐵車票也是超商代收領票、台鐵不也要跟進?
難道以上那些不屬於『特許營業項目』?
旅行社還在靠國內/外票務撐業務的已經不多了,
除非是 wholesaler;但 wholesaler 切的通常也都是團體票,
FIT 的票源其實有限,尤其在國外旅遊上,
超商領機票真正會衝擊到的其實是那些旅遊網的生意。
待過旅行業的人大概都知道,現在一張國際機票能賺個五百元的利潤已經不錯了,古早時代旅遊業黃金時期 → 靠賣機票跟代辦護照賺錢的時代老早隨風而逝,國內機票更是在高鐵的衝擊下式微,那些該該叫的旅遊業者真的要有心理準備,國內票務簡易化是遲早的問題。
如果拿美國來說,根本連開票這個動作都簡化了,
網路上訂好票,列印出來搭機紀錄,直接到機場就可以 check in,
方便的不得了,哪還要拿什麼票啊?
再說,以前國內機票搶手的時候,連檳榔攤都掛牌子賣國內機票,
怎麼那時沒聽到有幾個業者出來抗議?
如果阿妮是航空公司,超商代售沒什麼不好,
消費者訂了位馬上繳錢,機票賣出與現金收入一目了然,
不用苦苦等旅行社催開票催到最後說不定機位還取消。
以消費者的角度,當然哪裡方便哪裡好,機票的價差如果不明顯,
超商訂了位、繳錢、取票一氣呵成何樂不為?
只是....這觀光局也真的很不帶種,要航空公司跟旅遊業者先協調,
奇怪了,當初不也是交通部觀光局核准的?
怎麼現在又把協調的責任往外推?
沒有留言:
張貼留言