2010年10月2日

教養這檔事

很多時候,當我們對人說『沒禮貌』的同時,其實也傳達感覺那人『沒教養』的反應。前天正好跟 Dr. V 討論了一下有關禮貌與教養的問題。阿妮很認真的思考了一下,發現現在的人應對進退與禮儀上的表現,真的很糟糕。

前兩天下班時間常下暴雨,撘捷運或公車的時候, 不少沒 sense 的人在進入車廂前不把雨傘給收攏,拎著朵倒吊的『傘花』在車廂內對著人的腳滴水、或者溼透了的雨傘布就在別人的小腿上擦來擦去。進車廂前把雨傘收攏很困難嗎?這不是基本禮儀嗎?

有些男生,在捷運上坐姿也很“怪異”,一定要把兩腳張的很開,伸的很長,也不管是不是會妨礙隔壁或者站立、移動的乘客。

在公共場所行進時,不說借過、爭先恐後的插隊、推擠,認為比起老實排隊的人,自己 “過人的小聰明” 很值得驕傲!更離譜的是,有越來越多的人在行進時,兩、三人併排同行,前兩天,阿妮看到誇張的四人併排 (比併排停車更誇張) 慢速前進,整條路都被這四個人堵住,而她們竟然認為理所當然!

大多數的人對於公物也沒愛惜的心,免費提供使用的電腦、腳踏車、玩具...永遠都是毀壞的;阿妮公司的茶水間,水槽流理台的檯面永遠有大片的水漬,沒有人在使用後擦拭乾淨;如果是自己家裡的東西就不會這樣對待吧?但為什麼公物就盡情的破壞?

公共場所不高聲喧嘩是最基本的國民禮儀,台灣人以前團體出國最讓老外討厭的就是很愛大呼小叫,這幾年情況有稍微改善,但那不表示台灣人進步了,而是現在有更差勁的中國團可供比較!某些比較重點地段的速食店,會有些獨特的裝潢,比方單人/雙人沙發,阿妮有一次就看到個上班族打扮的小姐,整個人癱在沙發上,用可能超過一百分貝的語調講手機,時而高聲謾罵、時而尖聲大叫/笑,簡直把速食店當自家臥室,阿妮很不解,公共場合尊重其他人有這麼困難嗎?

有時候有些人會來跟你請教/詢問些事情,但問完了後就自顧的走開,連聲道謝也沒有;還有的人是當你去跟他請教/詢問時永遠都是皺著眉頭,好像他這輩子都在被人打攪導致全身都是怒氣一般。

講電話有講電話的禮儀、進入別人的住家也有該有的禮儀,阿妮的阿嬤在鄉下那種每戶都是門戶敞開的狀況下,都不隨便進入別人的內屋,一定會先在屋外高聲問一下要找的人在不在,待有人出來後才會看狀況進入內屋!

不過,這個年頭有些人在別人講電話的時候不但不懂得要迴避,甚至在進入別人內屋的時候也不先敲門或者在屋外揚聲問一下,等候屋主同意再行進入,更脫序的是,或許還不經屋主同意就拿了人家桌上擺的水果、冰箱裡的啤酒猛吃猛喝 !很讓人傻眼!

所以,沒禮貌這檔事反映的就是自身的沒教養!

但,這個思想貧窮的世代,有人認真思考這個問題嗎?

沒有留言: